前言
好不容易从高压中解脱的我,只想暂时远离YC的一切,但当我回头找寻遗落的行李时,才意识到,许多事物都在那一天戛然而止、消失不见了。每当夕阳落下时,我都会趴在那里等待,日复一日;我也会刻意制造偶遇,但仅仅是默默地路过,只见牛牛君一次次的失望表情,我不想使她苦恼,因为我的存在;我总喜欢站在幻想与现实的交界处,出于青春的胆怯与软弱。
.
“我终日游荡在这幢楼的周围,像一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,守候着画中人的出现。她像一个幽灵,来无影,去无踪...我延长了守候的时间,甚至披星戴月,仍旧一无所获。” “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。晨风的抚摸使我一阵阵起了鸡皮疙瘩,周身发麻,我还记得有股烧荒草的味道特别好闻。可是大夏天哪来的荒草呢,但无论怎样,记忆中那年夏天发生的事,总是伴随着那么一股烧荒草的味道。” ——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
.
自那之后,充满“青春”的爱情观念慢慢褪去了,面对她时过度的礼貌、“蹑手蹑脚”一般的胆怯,以及为此感到的激动、紧张亦或是自卑,都随着高三时的烦恼与焦躁一齐消失了。后来我才知道,心理学上,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会将心理的缺失转换为心理映射,使人们在现实中追求与之相似的人或物,以完成心灵上的补全,避免极端的情绪或精神的崩溃。瞥见一眼就能高兴一周的欣喜,令人感到入迷的靠谱姐姐般的气质,为了”也能去到北京“的忘却自我的学习动力,那时的过于感性,对应着彼时我正经历的奇奇怪怪的人际关系、不负责任的大人们、不明事理的人与不敢发泄的屈辱和委屈。现实越是”艰难“,与她相见的喜悦便越强烈。其实我对她并不了解,也许,那时的我想见的不只是她,那是逃离现实的片刻,寄托了脱离糟糕环境的希望,以此排解高压下无人理解的孤寂,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期待。
”青春是一场华丽的意淫“
”我们在一次次痛苦和挣扎中莫名其妙的长大了“
.
不久之前,我做了个奇怪的梦:我在北京读书,在地铁上,正充满期待的前往某地赴约。梦中纯粹的心情,正是消失许久的,那日的影子。趁着计网作业(建网站)的机会,通过回忆”趣事“的方式,在彻底遗忘以前,把纯粹的心情记录下来。 (具体原因可以参考前言)
(最近实验室+作业+期中ddl,我会尽快更新的T_T)